来月经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调整饮食、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月经期发烧通常由激素波动、免疫力下降、生殖系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原因引起。
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额头敷冷毛巾帮助散热。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结合其他措施。
体温持续升高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解热镇痛药。生殖系统感染引起的发热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补充温热的红糖姜茶、小米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辛辣饮食。适量增加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免疫力恢复。
发热伴随下腹剧痛、异常分泌物或持续超过3天时,需妇科检查排除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必要时进行血常规和超声检测。
经期注意腹部保暖,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出现寒战、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