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温37.6摄氏度属于低热,多数情况下与上呼吸道感染、环境因素等轻度原因有关,建议结合精神状态观察并适当物理降温。
环境温度过高或穿衣过厚可能导致体温暂时性升高,家长需调节室温至24-26摄氏度,减少衣物并补充水分,通常1-2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病毒性感冒或扁桃体炎常见于儿童低热,可能伴随鼻塞、咽痛,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疫苗接种后48小时内可能出现低热反应,建议家长保持孩子休息,用温水擦拭腋下等部位,若持续超过24小时需就医。
尿路感染或幼儿急疹也可能引起低热,通常伴有排尿异常或皮疹,家长需及时带孩子进行血常规或尿常规检查明确病因。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鼓励孩子多饮温水,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伴随嗜睡、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