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活动期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活跃繁殖并引发临床症状的疾病阶段,通常表现为咳嗽、低热、盗汗、体重下降等,具有传染性。
活动期患者痰液中可检出结核杆菌,通过飞沫传播,需隔离治疗。规范抗结核治疗2-3周后传染性显著降低。
胸部X线或CT可见浸润性病灶、空洞形成等活动性病变,与陈旧性结核的纤维钙化灶有明显区别。
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咳嗽超过2周、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咯血等,部分患者伴随胸痛和乏力。
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可辅助诊断活动期。
确诊肺结核活动期需及时接受规范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注意营养支持,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