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形式障碍多数情况下属于轻中度心理疾病,但持续未干预可能发展为慢性疾病,严重程度与个体症状表现、共病情况、社会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轻症患者仅存在单一部位不适感,中重度患者可能出现多系统躯体症状,常伴随疼痛、消化异常或假性神经系统症状。
约半数患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状态下症状复杂化程度显著增加,可能诱发心血管系统或胃肠功能紊乱等器质性病变。
社会功能受损程度是重要评估指标,轻度影响工作学习效率,重度可导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长期卧床。
急性发作期经规范治疗预后良好,慢性迁延型可能形成症状固化,需结合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长期管理。
建议早期进行精神科评估,配合心理治疗与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医疗检查,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症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