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方式传染,可通过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通风、避免接触患者等措施预防。
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含有病毒,健康人吸入后可能感染。发病与病毒载量及免疫力有关,表现为发热、咽痛。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抗病毒药物。
病毒附着在物体表面,通过手部接触再触摸口鼻眼导致感染。发病与接触频率有关,常伴鼻塞、乏力。接触公共物品后需用含氯消毒剂清洁,可使用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中成药。
密闭空间内病毒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吸入后引发感染。高危环境包括电梯、病房,可能引起肌肉酸痛。建议使用空气消毒机,临床可选阿比多尔、玛巴洛沙韦等新型抗病毒药。
孕妇感染后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胎儿。新生儿感染易发展为肺炎,需隔离治疗。孕产妇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治疗可用帕拉米韦注射液等妊娠B类药。
流行季节注意保暖防寒,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出现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