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炎是儿童常见的消化道炎症,主要包括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过敏性肠炎和寄生虫性肠炎四种类型。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表现为水样腹泻和呕吐,治疗以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为主,可配合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
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感染导致黏液脓血便,需进行大便培养后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同时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
牛奶蛋白或食物过敏引发血丝便,家长需严格回避过敏原,使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必要时遵医嘱服用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引起慢性腹泻,需粪便检测确诊后使用甲硝唑片、阿苯达唑颗粒进行驱虫治疗,注意餐具消毒和手部清洁。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尿量,腹泻期间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若出现持续高热或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