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单眼流泪可能由鼻泪管阻塞、结膜炎、泪囊炎、先天性青光眼等原因引起,通常可通过按摩、药物冲洗、抗生素滴眼液、手术等方式治疗。
新生儿鼻泪管发育不全导致泪液无法正常排出,表现为单侧持续性流泪。家长可每日用指腹沿鼻梁向鼻翼方向轻柔按摩泪囊区,多数患儿在6月龄前自愈。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结膜充血,伴随黄色分泌物增多。需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药物,家长需用无菌棉签清理分泌物后再滴药。
泪囊继发感染时出现脓性分泌物,按压泪囊区有反流。医生可能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反复发作需行泪道探通术。
房角发育异常导致眼压升高,表现为畏光流泪及角膜混浊。需通过房角切开术或小梁切除术治疗,延误处理可能导致不可逆视力损伤。
发现新生儿单眼流泪伴眼睑红肿、分泌物异常或角膜发白时,家长应立即带患儿就诊眼科,避免自行使用眼药水或揉搓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