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可通过病程、症状特点、病理改变及预后进行鉴别。两者主要区别包括起病速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肾脏损伤可逆性。
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急骤,多在感染后1-3周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隐匿,病程超过3个月,部分患者发现时已进入肾功能不全期。
急性期常见血尿、水肿及高血压三联征;慢性期以蛋白尿、夜尿增多及贫血为主要表现,水肿程度相对较轻但持续存在。
急性期肾小球可见内皮细胞增生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慢性期则出现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等不可逆病变。
急性肾炎多数可完全康复;慢性肾炎呈渐进性发展,最终可能导致终末期肾病,需长期控制血压及蛋白尿以延缓进展。
建议定期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出现异常及时肾内科就诊,日常需控制盐分摄入并避免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