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下肺大泡可通过定期随访观察、氧疗支持、药物控制、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左下肺大泡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
体积较小且无症状的肺大泡可暂不处理,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胸部CT复查,动态评估大泡变化情况。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压环境。
合并低氧血症患者需长期家庭氧疗,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有助于改善缺氧。可配合使用便携式制氧机,但需严格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
继发感染时需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喘息症状可选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支气管扩张剂。
直径超过5厘米或反复气胸的肺大泡需行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可能与肺泡壁结构异常、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有关,常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术后需加强呼吸功能锻炼,保持均衡营养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