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发热可能由病毒感染激活免疫反应、继发细菌感染、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基础疾病加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对症退热、抗感染治疗、补液支持等方式缓解。
感冒病毒入侵后,机体释放白细胞介素等致热原刺激下丘脑体温调定点升高,表现为低热。建议多饮水物理降温,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连花清瘟胶囊。
病毒损伤呼吸道黏膜后易合并链球菌、肺炎球菌感染,常出现高热寒战。需血常规检查确认,可选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幼儿及老年人下丘脑功能不完善,感冒时易出现高热惊厥或持续低热。建议家长监测体温,采用温水擦浴,必要时使用退热栓剂。
糖尿病患者感冒后易继发酮症酸中毒,自身免疫病患者可能出现持续发热。需控制原发病,及时就医排查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感冒期间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发热时优先选择粥类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3天未退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