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可能由反复急性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免疫因素、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急性扁桃体炎未彻底治愈导致细菌残留,常见病原体为链球菌。表现为咽痛反复发作,可通过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缓释片、罗红霉素分散片。
鼻窦炎、龋齿等邻近病灶持续刺激扁桃体,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伴随口臭、鼻腔分泌物倒流,需联合治疗原发病灶,如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辅助。
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时易诱发炎症迁延,常见于过度疲劳人群。可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必要时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
粉尘、花粉等过敏原长期刺激导致淋巴组织增生,多伴过敏性鼻炎。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严重者可服用氯雷他定片、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抗过敏。
日常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若每年发作超过4次或引发睡眠呼吸暂停,建议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扁桃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