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昏迷可能导致死亡,但及时救治多数可恢复。中暑发展为热射病时死亡率较高,主要与高温暴露时长、基础疾病、年龄、救治延迟等因素有关。
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效,核心体温超过40摄氏度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需立即转移至阴凉处并物理降温。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体温调节能力更差,中暑后易出现心源性休克或代谢紊乱。此类人群需加强预防性补水与避暑。
老年人与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较弱,中暑后易快速进展为昏迷。发现异常需立即用湿毛巾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降温。
昏迷超过30分钟未处理可能造成脑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致命并发症。现场应快速降温并拨打急救电话,避免自行喂水或药物。
夏季外出应避开高温时段,穿戴透气衣物,每15-20分钟补充含电解质饮品,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症状时需立即中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