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艾滋病药物可能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皮疹、肝功能异常等反应。这些反应主要由药物毒性、个体差异、合并用药、疾病进展等因素引起,多数症状可通过调整用药方案或对症处理缓解。
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可能导致乳酸酸中毒,表现为肌肉酸痛和呼吸困难。建议更换为整合酶抑制剂如多替拉韦,配合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易引发超敏反应,与人体白细胞抗原基因型相关。出现发热或黏膜损伤时需立即停用依非韦伦,改用拉替拉韦钾。
蛋白酶抑制剂与抗结核药利福平联用会加重肝损伤。需监测转氨酶水平,必要时将洛匹那韦替换为利托那韦加强型方案。
晚期HIV感染患者服用复方新诺明预防机会感染时,可能出现严重皮肤剥脱。此时需停用所有非必需药物,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出现药物反应时应记录症状出现时间与用药关系,避免擅自停药。建议保持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