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等方式诊断。低血压可能由脱水、药物副作用、心脏疾病或内分泌紊乱等原因引起。
医生会测量卧位和立位血压,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同时检查脉搏、皮肤弹性等体征,初步判断低血压类型。
需进行血常规、电解质、血糖、甲状腺功能等血液检查,排除贫血、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能导致低血压的疾病。
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排除心源性低血压;腹部超声有助于发现肾上腺病变等内分泌异常。
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记录全天血压波动规律,鉴别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特殊类型。
确诊低血压后应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适当增加水和盐分摄入,规律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