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痰培养阳性通常提示活动性结核病感染,可能由结核分枝杆菌原发性感染、继发性肺结核、合并其他肺部疾病或实验室污染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诊。
痰培养阳性最常见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表现为持续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确诊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
既往潜伏感染再激活可能导致痰培养阳性,多伴有咯血、消瘦等症状。治疗需延长抗结核疗程,必要时联合乙胺丁醇等二线药物。
合并支气管扩张或尘肺等基础病时,痰培养可能出现假阳性。需完善胸部CT鉴别,治疗需同时控制基础疾病和抗结核治疗。
采样或运输过程污染可能导致假阳性,表现为无症状但培养阳性。需重复痰培养并结合结核菌素试验复核。
确诊肺结核后应严格隔离,加强营养摄入并保证充足休息,所有抗结核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可自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