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夜间咯血通常由体位改变刺激病灶、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凝血功能昼夜波动、合并支气管扩张等因素引起,需通过抗结核治疗、止血药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等方式干预。
平卧位时肺部病灶受重力影响更易出血,建议睡眠时垫高上半身,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导致支气管收缩痉挛,可能诱发咯血,需规范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控制原发病。
人体凝血酶原时间在凌晨达峰值,此时凝血功能相对减弱,可能与结核杆菌释放的溶血素协同导致出血,需监测凝血四项指标。
结核病灶侵蚀支气管动脉或合并支气管扩张时,夜间咳嗽易诱发血管破裂,严重者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或外科手术切除病灶。
肺结核患者应保持环境湿度适宜,避免睡前剧烈咳嗽,咯血期间禁食温热刺激性食物,若单次咯血量超过100毫升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