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结痂可通过局部清洁护理、抗真菌治疗、抗炎药物使用、皮肤屏障修复等方式改善。结痂通常由皮脂分泌过多、马拉色菌感染、皮肤炎症反应、角质层损伤等原因引起。
使用温和弱酸性洗剂清洁患处,避免用力撕扯结痂。生理盐水湿敷有助于软化痂皮,水温不超过38摄氏度,清洁后及时涂抹保湿剂。
酮康唑洗剂或二硫化硒洗剂每周使用2-3次,可抑制马拉色菌繁殖。严重感染可遵医嘱口服伊曲康唑,需注意肝功能监测。
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红肿瘙痒,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面部薄嫩部位。顽固病例需在医生指导下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选择含神经酰胺的医学护肤品,配合维生素E乳膏促进角质修复。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化妆品,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
日常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保持规律作息。若结痂面积扩大或伴随渗液,应及时至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和伍德灯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