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心律不齐有什么危险性

心脏心律不齐可能增加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猝死等风险,具体危险性与心律失常类型及基础疾病相关。心律不齐主要分为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类型,需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
持续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可能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长期未控制会引发心脏扩大和心肌收缩力减弱。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需使用盐酸胺碘酮片控制心室率,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恢复窦性心律。
心房颤动时左心房血流淤滞易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可能引发脑梗死或外周动脉栓塞。血栓风险可通过CHA2DS2-VASc评分评估,高危患者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或利伐沙班片抗凝,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颤或持续性室速可能直接导致心脏骤停,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患者。这类患者需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同时使用盐酸美西律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猝死前可能出现晕厥、胸痛等先兆症状。
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会影响心输出量,导致脑、肾等重要器官缺血。患者表现为头晕、黑朦、少尿等症状,需根据心率情况选择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提升心率或盐酸普罗帕酮片减慢心率,必要时安装起搏器。
频发早搏或阵发性心悸可能引起焦虑、睡眠障碍等问题,部分患者因担心病情恶化限制日常活动。可通过盐酸索他洛尔片控制症状,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改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限制体力活动。
心律不齐患者应避免摄入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作息。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定期监测血压、心率,随身携带心电图报告卡,出现持续心悸、晕厥等症状时立即就医。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