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型皮炎可通过局部清洁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治疗。糜烂型皮炎通常由感染、过敏、慢性刺激、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和抗菌洗剂清洁创面,保持患处干燥通风。避免搔抓摩擦,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
渗出明显时可使用硼酸溶液湿敷,干燥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缓解炎症,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面部皮损。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减轻瘙痒,严重感染需服用头孢克洛等抗生素。免疫调节剂如雷公藤多苷片适用于顽固性病例。
紫外线照射可促进创面愈合,红外线治疗有助于消炎止痛。大面积糜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封闭敷料处理。
治疗期间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皮损渗液较多时应及时就医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