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结核药期间发热可能由药物热、结核病灶未控制、合并其他感染或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引起,需结合具体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均可能引起药物热,通常伴有皮疹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建议医生评估后调整用药方案,可考虑更换为乙胺丁醇或吡嗪酰胺。
结核杆菌耐药或治疗初期病灶尚未完全控制可能导致持续发热,多伴随咳嗽、盗汗。需进行药敏试验,强化方案可选用阿米卡星联合莫西沙星。
结核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表现为突发高热。需完善血培养等检查,针对性使用头孢曲松或奥司他韦等抗感染药物。
免疫功能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炎症反应,常见于治疗2-8周。通常无需停药,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对症处理。
治疗期间应每日监测体温,保持充足营养摄入,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体温超过39度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