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的诊断主要依据肾功能指标异常、影像学检查、病史评估及并发症筛查,常见诊断方法包括血肌酐检测、肾小球滤过率计算、肾脏超声和尿液分析。
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是重要依据,需结合肾小球滤过率评估肾功能分期,慢性肾衰竭通常表现为持续性肾功能下降超过三个月。
肾脏超声可观察肾脏形态缩小或结构异常,CT或MRI有助于排除梗阻性肾病等继发性病因,影像学结果需结合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
需详细询问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史,追溯可能存在的慢性肾病进展过程,药物使用史和家族遗传因素也需要重点记录。
需检测贫血、电解质紊乱及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等并发症,心血管系统评估和营养状态分析对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确诊后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并控制血压血糖,定期监测肾功能变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磷结合剂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