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引起中耳炎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细菌继发感染、儿童解剖结构特殊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鼻腔减压、鼓膜穿刺、对症退热等方式干预。
感冒病毒侵袭鼻咽部黏膜导致炎症水肿,可能蔓延至咽鼓管开口。建议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缓解症状。
鼻咽部肿胀压迫咽鼓管导致中耳通气障碍,积液继发感染。可通过咀嚼动作促进引流,必要时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改善通气。
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常伴随耳痛和听力下降。需进行耳镜检查确诊,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抗感染。
儿童咽鼓管短平直,病原体更易侵入。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抓耳动作,避免用力擤鼻,及时就医排查化脓性中耳炎。
感冒期间应多饮水保持体液平衡,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等气压变化活动,出现耳闷胀感应尽早就医评估鼓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