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生活干预、药物治疗、鼓膜穿刺术、鼓膜置管术。
急性期可热敷耳部缓解疼痛,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通畅。儿童患者哺乳时应保持头高位,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耳部渗液情况。
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等抗生素,疼痛明显可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渗出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欧龙马滴剂促进引流。
适用于鼓室积液持续超过3个月者,通过穿刺抽吸改善听力。操作需严格无菌,术后避免耳道进水。
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可采用通气管置入,维持中耳通气6-12个月。术后需定期耳内镜复查,防止通气管堵塞。
治疗期间应避免游泳、潜水等可能导致耳道进水的活动,急性期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A增强黏膜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