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鼓室置管术、对症止痛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细菌性中耳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用药前需进行耳道分泌物培养确定致病菌类型,伴有发热时需配合退热药物。
鼓室积液持续存在时需行鼓膜穿刺抽液,该操作可缓解耳闷胀感并促进药物渗透,穿刺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染,必要时重复进行。
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可采用鼓膜置管术,通过留置通气管平衡中耳压力,置管期间需定期清理分泌物,多数导管半年后可自行脱落。
急性期耳痛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物,局部热敷有助于缓解疼痛,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
治疗期间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游泳及耳道进水,均衡饮食补充优质蛋白,急性症状缓解后需复查听力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