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炎可能由喂养不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奶具消毒不彻底或配方奶冲调过浓可能刺激肠道。建议家长每次喂养前煮沸消毒奶瓶奶嘴,按标准比例调配奶粉,出现腹泻时可暂时改用低乳糖配方奶。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通过污染食物或接触传播。可能与奶源污染、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足有关,表现为发热、黏液血便。需进行大便培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蒙脱石散等药物。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伴随喷射状水样便和呕吐。家长需注意隔离消毒,医生可能使用口服补液盐Ⅲ、消旋卡多曲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牛奶蛋白过敏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常见于配方奶喂养儿,伴随湿疹和便血。家长需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医生可能推荐西替利嗪滴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
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肠炎发生概率,护理时需注意手部清洁和腹部保暖,出现持续发热或血便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