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可通过介入封堵术、外科修补术等方式治疗,介入手术创伤小且恢复快,适用于多数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
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缺损处闭合缺口,适应于中央型缺损且边缘≥5毫米的患者,术后需抗凝治疗3-6个月,常用封堵器有Amplatzer、Cardioseal等。
适用于巨大缺损或边缘不足的患者,需开胸直视下缝合或补片修补,可能伴随心律失常、心包积液等并发症,术后需ICU监护。
需经胸超声、食道超声明确缺损位置与大小,评估肺动脉压力及心功能,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需先药物降压。
术后1、3、6个月复查超声与心电图,关注封堵器位置、残余分流及血栓形成,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
术后保持低盐饮食,逐步恢复有氧运动,出现胸闷气促需及时复诊,儿童患者需定期评估生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