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膈占位不一定是肿瘤,可能由胸腺增生、淋巴结肿大、囊肿、畸胎瘤等引起,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胸腺组织异常增生可能导致纵膈占位,多见于青少年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通常无症状,偶有胸闷表现,可通过胸部CT随访观察。
结核、结节病等炎症性疾病可引发纵膈淋巴结肿大,多伴随低热、咳嗽,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活检确诊,必要时抗感染治疗。
支气管囊肿或心包囊肿等先天性病变占纵膈占位约20%,生长缓慢,体积较大时可压迫气管,需手术切除解除压迫症状。
纵膈畸胎瘤多为良性,含毛发、牙齿等组织成分,CT可见脂肪密度影,恶变概率低但建议手术完整切除以防并发症。
发现纵膈占位应完善增强CT或穿刺活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监测占位变化,遵医嘱选择观察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