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推迟可通过观察出血量变化、激素水平检测、超声检查、基础体温监测等方式判断。月经推迟通常由妊娠、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异常、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正常月经出血量约为20-60毫升,若点滴出血持续超过7天或总量明显减少,可能提示月经未完全结束,建议记录每日卫生巾使用量。
通过抽血检查孕酮和雌二醇水平,若孕酮低于5纳克/毫升且雌二醇波动明显,可能与黄体功能不全有关,需配合妇科医生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经阴道超声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排卵后内膜厚度不足8毫米或存在局部增厚,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通常伴随痤疮、多毛等症状。
每天晨起测量舌下体温,高温相持续不足12天或波动超过0.3摄氏度,提示排卵异常,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需检查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可适量补充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含铁食物,若周期紊乱持续超过3个月需及时就诊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