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可能引起皮肤疱疹、神经痛、继发感染、内脏损害等并发症。疾病发展通常按皮肤症状→神经症状→系统损害的顺序进展。
初期表现为单侧带状分布的红斑水疱,7-10天后结痂,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局部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凝胶等抗病毒药物。
约30%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表现为持续性灼痛或刺痛。可能与病毒损伤神经节有关,可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
疱疹破溃后易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脓性分泌物、周围红肿。需联合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口服头孢氨苄。
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累及肺部、肝脏等器官,出现咳嗽、黄疸等症状。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等强效抗病毒药物,必要时住院治疗。
发病期间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高蛋白饮食有助于恢复。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