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牙痛药后口腔肿胀可能与药物过敏反应、局部刺激、继发感染或血管性水肿有关,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就医评估。
部分人群对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抗生素(如甲硝唑)成分过敏,表现为黏膜充血肿胀。需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等替代药物,严重时需使用氯雷他定抗过敏。
含酚类或酒精的牙痛药水直接接触口腔黏膜可能导致化学性灼伤。建议改用口服剂型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避免局部刺激性药物。
原有口腔感染未控制时服药可能加重炎症反应。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完善血常规检查明确感染程度。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药物诱发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突发肿胀。需急诊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排查C1酯酶抑制剂缺乏症。
出现口腔肿胀应记录用药名称,避免抓挠患处,暂时选择流质饮食,携带药品包装及时至急诊科或变态反应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