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疖肿可能由细菌感染、毛囊堵塞、局部外伤、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控制基础疾病等方式处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毛囊引发炎症,表现为红肿热痛。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口服头孢氨苄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合碘伏消毒。
皮脂分泌旺盛或清洁不足导致毛孔阻塞。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洁,避免挤压,可外涂鱼石脂软膏促进脓液排出。
打耳洞或抓挠造成皮肤破损感染。需停止佩戴耳饰,局部涂抹夫西地酸乳膏,严重时口服克林霉素。
高血糖环境易继发感染,常伴愈合缓慢。应监测血糖,使用胰岛素控制,同时进行创面清创换药。
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辛辣饮食,出现持续肿胀或发热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