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呼吸道狭窄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保持环境湿润、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呼吸道狭窄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喉软骨软化、呼吸道感染、异物吸入等原因引起。
喂养时保持宝宝头部抬高30度,避免奶液反流刺激呼吸道。家长需选择防胀气奶瓶,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家长需每日清洗加湿器水箱。干燥季节可在浴室制造蒸汽让宝宝吸入10分钟。
可能与喉炎、支气管炎等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喘鸣、三凹征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肾上腺素雾化液、孟鲁司特钠颗粒等药物。
严重先天性狭窄可能与喉蹼、气管环发育异常有关,通常伴随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需耳鼻喉科评估后行喉气管成形术或球囊扩张术。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呼吸频率与肤色变化,避免接触二手烟和粉尘,出现犬吠样咳嗽或呼吸费力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