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与扁桃体炎的主要区别在于致病菌、症状特征及并发症风险。白喉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表现为灰白色伪膜和严重全身中毒症状;扁桃体炎多由链球菌或病毒感染导致,以咽痛、扁桃体红肿为主。
白喉由白喉棒状杆菌产生外毒素致病,属于法定传染病;扁桃体炎常见病原体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或腺病毒等,传染性相对较低。
白喉特征为咽喉部灰白色伪膜,强行剥离易出血,伴声嘶、犬吠样咳嗽;扁桃体炎以咽痛、吞咽困难为主,扁桃体表面可见脓性渗出物。
白喉毒素可导致心肌炎、神经麻痹等致命并发症;扁桃体炎可能引发扁桃体周围脓肿或风湿热,但整体危害较轻。
白喉需立即隔离并使用抗毒素及青霉素;扁桃体炎以抗生素或对症治疗为主,反复发作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
出现咽喉症状伴发热时应及时就医鉴别,白喉患者接触者需预防性用药,日常注意呼吸道卫生与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