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出现皮肤瘙痒可能与过敏反应扩散、组胺释放、皮肤屏障受损、合并特应性皮炎等因素有关。皮肤瘙痒可通过抗组胺药物、激素治疗、保湿修复、过敏原规避等方式缓解。
过敏性哮喘发作时,全身过敏反应可能扩散至皮肤,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瘙痒。建议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哮喘发作时机体释放大量组胺,除引发支气管痉挛外,还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可遵医嘱使用西替利嗪或依巴斯汀等第二代抗组胺药控制瘙痒。
慢性过敏状态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易受外界刺激。需加强保湿护理,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必要时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
特应性体质患者常同时存在哮喘和皮炎,表现为顽固性瘙痒。需排查尘螨等共同过敏原,严重时可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羊毛织物直接接触皮肤,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选择无香料护肤品有助于减轻皮肤不适。症状持续需排查食物过敏等潜在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