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猩红热无法进行皮试时,可通过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猩红热通常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草莓舌、全身弥漫性皮疹等症状。
对青霉素过敏患儿可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该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不适。
头孢克肟颗粒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能有效对抗链球菌感染,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克拉霉素分散片适用于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患儿,治疗期间家长应监测患儿肝功能指标。
家长需每日记录患儿体温变化及皮疹消退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出现关节肿痛或尿量减少时应立即复诊。
治疗期间建议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口腔清洁,患儿用品需煮沸消毒,症状缓解后仍需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