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HIV的血液传播途径主要有经破损皮肤黏膜接触、共用注射器、输血或血制品、母婴垂直传播。
接触被HIV污染的血液后,若皮肤或黏膜存在破损,病毒可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属于高风险行为,建议立即使用阻断药物。
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时,残留血液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这与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高直接相关,须杜绝共用针具行为。
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可导致感染。现代血站已实行严格筛查,但窗口期仍存在传播风险,临床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感染孕妇可通过胎盘、分娩产道或哺乳将病毒传给胎儿。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概率至2%以下。
日常接触如共用餐具、蚊虫叮咬等不会传播HIV,避免歧视感染者。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等组合药物进行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