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甲型肝炎性传播吗
病情描述:
因为在自己咳嗽发烧看医生是甲肝,甲型肝炎性传播吗?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刘淑娥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甲型肝炎一般不通过性传播,因为甲型肝炎患者在精液中一般不是病毒,主要是通过消化道通过粪口传播。甲型肝炎实际上主要是通过摄入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一些食物或水来感染,而不是通过血液传播,不是通过性传播,也不是通过母婴传播。甲型肝炎是一种急性自限性肝炎,感染甲型肝炎,一般来说,自然病程在4~8周,绝大多数患者相对有少数患者病情较重。
  • 杜晓菲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目前比较常见的肝炎,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其中,一般只有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目前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其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它们不会通过性接触传播。
相关文章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是什么症状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罕见病毒,能够引起人类和灵长动物产生出血热,可引起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出血等症状。 埃博拉病毒是于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的埃博拉河沿岸被发现,属于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毒,其死亡率最高可达90%以上,平均死亡率为50%。其致死原因主要是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埃博拉病毒感染后,可出现发热、肌肉和关节疼痛、头痛等症状;发病2-3天可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症状。腹泻持续数天,病程4-5天进入出血期,症状包括呕血、咯血、黑便、注射部位出血、鼻出血等。
埃博拉患者如何治愈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可以治愈埃博拉的特效药或确定方法,但通过六抗治疗和保平衡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提升其治愈可能性。 1.六抗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抗疟治疗、抗菌治疗、抗休克治疗、抗DIC治疗和抗多脏器衰竭治疗,实际上就是在患者发病过程中实施对症治疗,预防和控制继发性感染以及并发症。在抗病毒方面,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是可以通过一些特殊药物,阻断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快速繁殖,以此降低对内脏器官的损害。 2.保平衡治疗:主要采取补液治疗方式,保持患者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维持其正常生命体征。
埃博拉出现的原因
埃博拉病毒早期在动物体中发现,为RNA丝状病毒,其致死风险较高。可通过接触传播,病发症状包括高热、消化系统不适和多器官衰竭等症状。 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是较为罕见的RNA病毒,又被称为伊波拉病毒,最早在动物体内发现。它是能够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致死率较高,在50%-90%之间,主要致死诱因为中风、心肌梗塞、多发性器官衰竭、低血容量休克等。 埃博拉病毒属于人畜共同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接触感染者或动物的体液、粘膜、器官、皮肤等部位均可能造成感染。感染后2-5天可出现高热症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器官衰竭、肝肾功能损伤等症状。
埃博拉病毒如何传播
埃博拉病毒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排泄物进行传播,疾病潜伏期为3-18天左右,发病2-3天可出现明显消化系统不适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体内外出血、肝肾功能衰竭等表现。 埃博拉病毒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排泄物,或使用感染者使用过未消毒的注射器等原因所引起。埃博拉病毒发病无明显季节,普遍临床易感,且埃博拉病毒属于多器官损害疾病,可影响肝脏、肾脏、脾脏健康。 埃博拉病毒潜伏期为3-18天左右,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发热或转高热,并伴有剧烈头痛、关节酸痛、腹痛等症状。发病2-3天可出现明显恶心、呕吐、腹泻、粘液便和血便症状,且腹泻可持续数天,后期则可出现精神意识变化症状或呕血、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埃博拉病毒厉害吗
埃博拉病毒致死风险在50%-90%左右,对人体的伤害性较大,可能损伤身体多脏器健康,或出现体内外出血症状。 埃博拉病毒属于严重性传染病,致死风险为50%-90%,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因埃博拉病毒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患者感染时,首先会有明显发热、高热症状,可能伴有胸闷、心悸、头晕气短、心源性休克等症状。 如果病毒侵入肺部,可引起咳嗽、痰多、喘憋等不适反应。病毒感染后期,因内脏器官被病毒侵蚀,脏器可能被病毒直接损害,出现体内外出血症状,如便血、咳血、尿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