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常见类型包括寻常疣、扁平疣和尖锐湿疣,多与局部黏膜损伤或免疫力下降有关。
HPV-6、HPV-11等低危型病毒通过口腔黏膜微小破损侵入,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增殖。临床表现为乳头状或菜花状突起,可通过冷冻治疗或局部涂抹咪喹莫特乳膏干预。
艾滋病、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易发,疣体常多发且难消退。需联合提高免疫力的胸腺肽肠溶片和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片综合治疗。
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或接吻可能传播病毒,潜伏期1-8个月。初期为米粒大小丘疹,逐渐增大,可选用鬼臼毒素酊或激光祛除。
长期吸烟、牙齿残根摩擦等机械刺激会促进疣体生长。伴随局部粗糙感或异物感,需消除刺激源后配合干扰素凝胶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避免咬指甲等习惯,出现疣体增大或出血应及时到口腔黏膜科就诊,禁止自行撕扯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