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肺腺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定期超声监测、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生后手术切除、胸腔引流术。
对于直径小于10毫米且无并发症的囊肿,通常建议每2-4周进行胎儿超声检查,动态评估囊肿大小变化及是否出现纵隔移位等异常。
当囊肿导致胎儿水肿或发育受限时,可能采用倍他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宫内治疗,帮助促进肺成熟并减轻囊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
出生后若囊肿持续存在或引发呼吸困难,需行肺叶切除术或囊肿摘除术,手术时机根据新生儿呼吸状况决定,通常采用胸腔镜微创技术。
对于合并张力性囊肿或气胸的急症情况,需立即行胸腔穿刺引流术缓解症状,为后续根治手术创造条件。
确诊胎儿肺腺囊肿后应转诊至具有胎儿医学中心的医院,由产科、小儿外科及新生儿科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