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可通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镇咳药物、祛痰药物、生活护理等方式治疗。支原体感染通常由病原体侵袭、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播、合并症等因素引起。
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药物可抑制支原体蛋白合成,适用于持续干咳伴低热症状,需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耐药性。
右美沙芬、苯丙哌林、喷托维林等中枢性镇咳药可缓解剧烈干咳,但痰多时禁用,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头晕等不良反应。
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桉柠蒎等药物能降低痰液黏稠度,适用于咳嗽伴黄黏痰症状,用药期间需配合多饮水稀释痰液。
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咳嗽剧烈时可含服蜂蜜或冰糖雪梨缓解咽喉刺激。
支原体感染具有传染性,治疗期间需隔离防护,咳嗽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胸痛、咯血需及时复查胸部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