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可能引起尿路感染。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能通过间接接触感染。
1、病原体特性:
支原体可定植于泌尿生殖道黏膜,其黏附能力较强,可能破坏尿路上皮细胞屏障功能。
2、感染途径:
支原体可通过上行感染途径从尿道进入膀胱,引发尿路感染,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发生。
3、临床表现:
支原体尿路感染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部分患者可见尿道分泌物。
4、诊断治疗:
确诊需进行支原体培养或核酸检测,治疗可选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敏感抗生素。
出现泌尿系统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规范用药,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注意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