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可能由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对症药物、抗生素治疗、抗寄生虫治疗等方式干预。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病毒侵袭肠黏膜导致水样泻,儿童高发。治疗以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为主,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益生菌可辅助缓解症状。
志贺菌、沙门菌等通过污染食物进入肠道产生毒素,表现为发热伴脓血便。轻症用黄连素、蒙脱石散调节,中重度需诺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
阿米巴原虫、贾第鞭毛虫等寄生小肠引起慢性腹泻,伴随腹痛腹胀。甲硝唑、替硝唑等抗原虫药联合蒙脱石散可针对性治疗,需重复粪检确认疗效。
长期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缺陷者可能继发念珠菌性肠炎,表现为黏液便。氟康唑等抗真菌药配合布拉氏酵母菌调节微生态是主要治疗手段。
腹泻期间建议进食米汤、馒头等低渣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脱水征象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