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眼先天性白内障若不手术干预,可能引发弱视、斜视、眼球震颤及永久性视力损害。病情发展通常经历早期视物模糊、中期视力快速下降、晚期结构异常三个阶段。
长期视网膜成像模糊会导致视觉皮层发育异常,形成不可逆的弱视。需在3岁前进行光学矫正联合遮盖疗法,常用药物包括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
双眼视功能失衡易引发代偿性斜视,可能伴随复视症状。需通过棱镜矫正或眼肌手术干预,可使用左旋多巴片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黄斑部长期缺乏清晰视觉刺激会导致眼球不自主摆动,常合并立体视丧失。需进行眼球运动训练,严重时需注射肉毒毒素控制震颤幅度。
未治疗的混浊晶状体可能引发青光眼或葡萄膜炎,表现为眼压升高、角膜水肿。需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控制眼压,必要时行晶状体摘除术。
建议在出生后6个月内完成白内障筛查,术后需持续进行视觉训练并定期复查眼底,避免强光直射患眼,保证维生素A和叶黄素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