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不一定会发热。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其中热射病通常伴随高热,而热痉挛和热衰竭可能仅有肌肉痉挛或头晕等症状。
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失衡,表现为肌肉抽搐或疼痛,体温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需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并休息。
体液丢失过多引发循环血量不足,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核心体温多在38℃左右,需转移至阴凉处并口服补液盐溶液。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导致核心温度超过40℃,伴有意识障碍,属于急危重症,需立即用冰袋降温并紧急送医抢救。
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隐匿性中暑,仅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尿量减少,体温升高不明显,需特别关注高危人群的防暑措施。
夏季户外活动应避开高温时段,穿着透气衣物,出现疑似中暑症状时无论是否发热均需及时干预,重症患者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