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先天性白内障可通过手术治疗、光学矫正、视觉训练、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该疾病通常由遗传因素、孕期感染、代谢异常、发育障碍等原因引起。
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主要方式,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时机建议在3-6月龄,术后可能伴随角膜水肿、眼压升高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阿托品眼用凝胶预防感染和炎症。
无晶体眼需配戴+10D至+12D框架眼镜,家长需每日清洁镜片。高度远视可能引发视物模糊、斜视等症状。可选择聚碳酸酯材质镜片,配合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
家长需用黑白卡片、发光玩具进行追视训练,每天3-5次。弱视患儿可能出现固视不良、视力低下,需联合遮盖疗法。可配合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改善睫状肌调节功能。
术后每周复查眼压和角膜情况,每3个月验光调整度数。迟发性青光眼可能表现为畏光流泪,家长需监测异常。建议建立屈光档案跟踪至学龄期。
哺乳期母亲应补充维生素A和叶黄素,避免强光直射患儿眼睛,定期进行眼底筛查和屈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