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突发可能由呼吸道感染、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氧疗、药物控制或手术治疗。
细菌或病毒感染诱发急性炎症反应,加重肺部通气障碍,表现为发热、咳脓痰。治疗需抗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
肺血管阻力持续增高导致右心负荷增加,常见于长期缺氧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使用波生坦片、安立生坦片、他达拉非片等靶向药物。
气道阻塞引发持续性低氧血症,长期进展累及心脏,典型症状为喘息和紫绀。稳定期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配合长期家庭氧疗。
心脏结构异常继发肺循环异常,儿童期可能出现发育迟缓,成年后易突发心衰。需手术矫正缺损,必要时联合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强心利尿治疗。
日常需避免受凉感冒,戒烟并保持低盐饮食,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急性发作时立即平卧吸氧并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