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发热可能出现寒战,常见于粟粒性结核或结核性胸膜炎等重症感染,典型表现为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乏力,寒战多提示急性感染或菌血症。
结核分枝杆菌释放的磷脂酸等物质作为致热原,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寒战反应,多伴随体温骤升超过38.5℃。
粟粒性结核患者中约60%出现寒战,结核性胸膜炎急性期可有明显寒战,而普通肺结核患者寒战发生率不足20%。
需与疟疾、败血症等急性发热性疾病区分,结核病寒战持续时间通常较短,且多伴有慢性消耗症状。
出现寒战应完善血培养、胸部CT等检查,抗结核治疗可选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方案,重症需加用链霉素。
结核患者出现寒战应及时监测体温变化,保持充足水分摄入,若持续高热不退或出现意识改变需紧急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