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硬化可通过停用肝毒性药物、保肝治疗、并发症管理和肝移植等方式治疗。药物性肝硬化通常由长期服用肝毒性药物、药物代谢异常、个体敏感性差异和基础肝病加重等原因引起。
立即停用可疑肝毒性药物是首要措施,常见肝毒性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甲氨蝶呤、异烟肼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替代或调整用药方案。
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制剂等药物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需定期监测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评估疗效。
针对腹水可使用呋塞米联合螺内酯利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需内镜下套扎或组织胶注射,肝性脑病需限制蛋白摄入并使用乳果糖。
终末期患者评估后可行肝移植,移植前需彻底排查药物性病因避免复发,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并定期随访。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服用保健品或中药,定期复查肝功能、超声和肝纤维化指标,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戒酒并控制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