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会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粪便或食用被虫卵污染的食物传染。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病犬、误食虫卵污染食物、水源污染、虫卵经呼吸道吸入四种方式。
与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犬类密切接触后未彻底洗手,虫卵可能经口进入人体。建议接触动物后使用肥皂流水洗手,牧民等高危人群需定期驱虫。
食用被虫卵污染的蔬菜水果或生肉可能导致感染。蔬菜水果应充分清洗或去皮,肉类须彻底煮熟,牧区避免食用未经处理的动物内脏。
虫卵通过病犬粪便污染水源后,饮用生水可能致病。牧区饮用水应煮沸或过滤,避免在可能有动物粪便的水域游泳洗漱。
干燥环境中虫卵可能随风飘散,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转移至肝脏。在疫区进行扬尘作业时应佩戴口罩,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肝包虫病流行区居民应避免与犬科动物亲密接触,食物充分加热处理,出现右上腹隐痛、消瘦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进行血清学检查和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