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和污染物间接传播四种途径传染,需警惕流行期间聚集性感染风险。
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含有病毒的飞沫被他人吸入导致感染,常见于学校、幼儿园等密闭场所。发病时常伴发热、腮腺肿痛,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干扰素或板蓝根颗粒。
与患者共用餐具或亲吻时,唾液中的病毒通过口腔黏膜侵入。典型症状为耳垂周围肿胀,治疗需隔离休息,必要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
孕妇感染后可能经胎盘或产道传染胎儿,新生儿出现低热、食欲减退时应及时排查。孕期预防可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
病毒在玩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接触后未洗手易感染。流行期间需用含氯消毒剂清洁环境,儿童病例占比较高。
患病期间应单独使用餐具,多饮温水保持口腔清洁,急性期避免酸性食物刺激腮腺分泌。